90后挑起AI創新大梁 王興興們給年輕一代這些創業建議快訊
已經涌現了一批年輕的90后AI創業者——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、DeepWisdom創始人兼CEO吳承霖、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翼以及Hillbot創始人蘇昊,在AI時代,AI時代非常公平。
【TechWeb】隨著大模型的發展,年輕一代正迎來創新創業的最好時代。
在今年的外灘大會上,已經涌現了一批年輕的90后AI創業者——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、DeepWisdom創始人兼CEO吳承霖、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翼以及Hillbot創始人蘇昊。他們正走向中國乃至全球AI產業的浪潮之巔。

作為AI時代的原住民,他們身上有一股截然不同的年輕人的銳氣,相信“舊地圖上沒有新大陸”。王興興直言,“新大陸”在于創造能夠自主感知、決策并行動的“新物種”。對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年輕一代,他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。
把AI當成全能型工具去實現新創意
“年輕人總是有夢想,喜歡天馬行空去創造。”王興興在回顧創業伊始時說道。2025年央視春晚,宇樹科技機器人憑扭秧歌舞蹈表演成功出圈。創始人王興興作為90后科技新星,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。
回看來時路,王興興透露,在2011年時他曾對AI也非常感興趣,但當時AI非常冷門,相關的學習資料也較少,非常后悔后來沒花太多時間繼續關注。好在隨著大模型的快速發展,現在終于有機會,讓AI與機器人結合,真正落地干活。
王興興認為,現在創新創業的門檻已經大幅降低,年輕創新者迎來了好時代。“大家可以真正把AI當成全能型的工具,去實現新創意。”
對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年輕一代,王興興建議“忘記過去的經驗,學習當下最新的知識,全力擁抱新時代。”
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翼也認為,AI原生時代的特征是快和新,之前的經驗已經不能奏效,年輕人得能夠以更快更新地擁抱新時代。
吳翼的履歷非常亮眼,他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姚班,2019年從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畢業后,進入OpenAI擔任研究員,期間參與了多個創新項目。2020年回國擔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,2023年創立具身智能企業邊塞科技,并拿到真格基金參與的天使輪投資。公開資料顯示,他還同時擔任螞蟻集團強化學習實驗室首席科學家。
據悉,吳翼開發的Value Iteration Network(2016年)和MADDPG算法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界智能決策系統。在他看來,“AI時代非常重要的是減少噪音,保持熱情,想清楚自己在哪方面比AI更強。”
DeepWisdom創始人兼CEO吳承霖指出,AI時代將帶來不一樣的產品形態和應用,知識和智慧將會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傳播,這會讓未來變得更難以預測。
吳承霖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用AI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,比如在上學時候用AI炒股,年化收益率能做到46%。然后還用遺傳算法套上40多種神經網絡,做了一個在筆記本上能跑的自動機器學習系統。這些經歷讓他堅定認為,AI是很有前途的。
智能機器人初創公司Hillbot創始人蘇昊則強調,未來能夠有勇氣破除舊的認知框架,去擁抱新形態,愿意學習和挑戰的人會更有競爭力。
蘇昊同時為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終身教授,他的研究領域廣泛,涵蓋計算機視覺、機器學習、計算機圖形學和機器人學。
C端AI產品明年或將迎來大爆發
外灘大會的另一面,AI科創賽上涌現了更多年輕的面孔。相較去年,今年大賽整體規模擴大一倍,00后成為絕對主力,數量占比一半,青春力量成為大賽鮮明標簽。
今年,AI科創賽首次增設了“人工智能硬件科創賽”,受到投資人熱捧。事實上,當下AI已經近乎將所有硬件“重做”一遍,包括AI手機、AI眼鏡、AI機器人等層出不窮。
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、可穿戴部總經理張雷認為,“未來的入口機會,還是要回到AI加持下,硬件實現的場景是否具備超級粘性,長期來看,AI眼鏡有機會”。
談及AI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時,朱嘯虎在現場對年輕創業者鼓舞道,“在AI領域,明年應用肯定會大爆發,下一個字節、下一個小紅書今年應該已經成立,創業者應該有很多機會,大家一定要有勇氣去闖星辰大海。”
朱嘯虎結合中美成長比較快的AI企業,美國B端創業居多,中國則擅長C端,朱嘯虎認為“AI大家都是一樣的,差異都在AI之外,在AI以外搭建用戶體驗差異有大量的玩法,這是中國創業者最適合、最擅長的”。
此外,朱嘯虎還特別提到,所有的創業都要回歸到人性,“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變的,過去三十年不變,未來三十年也不會變,只是有了AI以后有更好的體驗,有更好的產品形態”。
寫在最后:
日前,被譽為全球青年“科技朝圣之地”的美國科技藝術節—“西南偏南”(South by Southwest)曾向外灘大會發來一封特別的視頻致信,信中就提到,中國年輕一代展現的蓬勃活力與創造力令人振奮。
這屆年輕人,不再將AI視為優化舊流程的“輔助工具”,而是將其作為創造“新物種”、定義“新場景”的起點。他們討論的,是如何構建適應AI原生時代的組織形態,如何應對機器人、智能體等前沿領域的技術瓶頸,以及身處“無人區”的興奮與困惑。
圈內流傳,“年輕的事業”年輕人干。正如王興興所說,在AI時代,小組織的爆發力會越來越強。“AI時代非常公平,只要聰明,愿意做事,荒漠中終會長出參天大樹。”
1.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
2.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TMT觀察網"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